
12月18日,第一届中国·福州光电产业论坛在“全球光电元器件之都”——福州举办。论坛主办单位为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承办单位为光电汇和“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组委会,协办单位为中国激光杂志社、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暨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学学会。
论坛以“融合创新,携手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深刻变化的环境,特别邀请了福州光学界泰斗——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洪瑞和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赖爱光两位老前辈出席,邀请学术嘉宾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谭小地教授、华侨大学蒲继雄教授、厦门大学蔡端俊教授等;邀请产业嘉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培儒、武汉华工激光技术总监卢飞星、腾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洪瑞、福州高意集团先进光学事业部副总裁林应龙、深圳创鑫激光市场与品牌负责人曾剑锋、福建福特科光电总工程师黄木旺、舜宇光学工程师国成立、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分析系统课工程师曹亚南等,为光电产业发展把脉支招,加强福州光电产业与国内光电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合作联动。
从早上8:00开始,签到处来客便络绎不绝,也许是福州的温暖让人如沐春风,嘉宾们在会场外就迫不及待地交谈起来,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会议开幕时,海创光电董事长凌吉武致开幕词,他表示,从近几年来看,光电产业市场前景巨大,而福州是我国光电子技术和人才的培训基地,拥有深厚的人才技术底蕴,并且在光电元器件上拥有独特优势。他希望更多的新兴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福州出现,助力光电产业的发展。最后,他对特邀前来的王洪瑞和赖爱光两位老前辈表达敬意,对在座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
随后福建师范大学张先增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过去的一段时间都在和光电界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关键技术创新与福州的未来发展方向,借此对福州整个光电产业得到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他称整个光电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件大事,很高兴能够为福州的光电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他预祝本次福州光电产业论坛圆满成功。
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就“精密光学薄膜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进行了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光学薄膜的简介、制作过程、性能演化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前景四个部分。
他表示,人工智能对光电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人工智能大环境下,光学薄膜何去何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只有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真空技术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始终坚持方法和原理的创新,才能有所突破和发展,而光学薄膜的发展目标是使其性能更优化,制作更简易,价格更低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传接产品线副总裁赵培儒就“F5G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光纤推动通信产业发展,光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全光建设与光纤宽带大发展,并分别从F5G智慧矿山、F5G工业光网、F5G全光数据中心等内容表明F5G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光纤通信发展的40年,通信从4 K语音、664 K数据发展到万兆宽带接入、带宽提升超过16-250万倍。未来希望5G和F5G能够相结合以共同发展,只有产学研机制协同,打造F5G根技术,才能实现光产业的自主创新,抢占全球光网络话语权。
福建师范大学谭小地教授就“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全息光存储技术”作出报告。
他指出,同轴全息光存储技术可以实现传统光盘技术与全息存储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高密度高速率存储的有力替代技术。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开启了全息光存储研究的新时代,有望推进形成我国自主信息存储新产业。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卢飞星就“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状况及展望”进行了报告,他表示由国家支持的“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中国智能制造”和“新型基础建设”等国家产业政策可以看出,激光制造具有智能制造的先天“基因优势”,而激光产业形势也因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前景总体趋好。
他指出,中国激光行业的发展趋势为资本推手更强、两极分化更明显、全球化更深更广,激光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工厂智慧化和产线自动化,而新领域应用可以重点关注航空工业上的多种应用激光、船舶及工程机械激光坡口取代离子坡口、激光清洗前景市场、激光玻璃焊接、激光三维五轴切割、激光3D打印等。
他表示希望各个企业间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共同营造一个优质的市场环境。
腾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余洪瑞就“激光元器件在生物测试仪器领域的机会与挑战”作了报告。他主要介绍了流式细胞测试仪、PCR基因扩增仪、PCR荧光分析仪滤光片、DNA测序仪、拉曼光谱仪等生物测试仪器。
他指出,预计光学元器件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疗上的市场规模可以分别达到4亿美元和2亿美元。
华侨大学蒲继雄教授就“激光照明、精密测量与成像技术”进行了报告,介绍了激光照明、精密测量-白光干涉仪、新型成像技术等。
他指出,光电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光与电的融合,还需要光、机、电一体化。在成像技术方面,他提出可以通过“传统成像系统+新成像机理+机器学习”的模式,来探索新型成像系统,以探索“非视域成像”。
厦门大学蔡端俊教授就“高效深紫外LED 关键技术及大健康应用市场”进行了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深紫外LED的研究背景、最新进展、市场趋势和挑战以及近年来高效深紫外LED研发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涉及从p型电导提升技术、深紫外透明电极技术、陡峭量子阱技术,到深紫外LED在固态表面、流动水杀菌等应用方面的技术,并针对空气、表面、液体全方位人类大健康应用市场的趋势作整体性分析。
他指出,预计未来3-5年内,深紫外LED的市场可达千亿甚至万亿美元。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木旺就“光学镜头随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应用”进行了报告。
他分别从手机镜头、可见光镜头、安防镜头、车载镜头、星光级镜头、黑光全彩镜头、机器视觉镜头、智能交通镜头、生物识别镜头等产品分析了其市场销量及市场金额。
他指出,只有满足“分辨率更高、探测距离更远、光学视场更大”的光学成像需求,才能带来光学成像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推动光学成像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
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与品牌负责人曾剑锋就“瞄准万瓦激光产业链新拐点”作了报告。
报告称,全球光纤激光器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1年市场金额为35亿美元左右。并且就全球范围而言,高功率切割和焊接在未来五年会带动激光行业的整体增长。
他还指出,如今,效率已经成为客户的核心需求,只有“确定的机会+高频便于复制+快速成长”,才能打造激光产业的“爆款”。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国成立就“手机镜头发展趋势”作了报告。报告以不同类型镜头的发展为主线,对产品和技术趋势进行总结,同时,从手机镜头的生产工艺出发,讨论了如何通过产业链的协作推动镜头的持续升级。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分析系统课工程师曹亚南就“智能设备的光学检测技术”作了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中,如何选用合适的附件测量不同的光学元件,涉及微小元件检测技术、元件的自动检测技术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合理和准确。
各位专家的会议报告结束后,隆重丰盛的晚宴拉开帷幕,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木旺发表致辞,他表示特别高兴各位光电界的专业人士前来参会,齐聚一堂,并祝贺第一届中国·福州光电产业论坛圆满落幕。
未来,光电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学要业界各位人士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拼搏。
随后,由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会长凌吉武、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木旺为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授牌,表彰64家光电企业。最后的微信抽奖环节更是将晚宴的氛围推向高潮,本届论坛筹备组组长,协会副秘书长刘家骥、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林光爱监事长、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陈华民副会长为获奖嘉宾颁奖。
至此,第一届中国·福州光电产业论坛会议圆满落幕,而福州光电产业和国内整个光电行业仍在通往“春天”的路上,只有产研学的专业人士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不断延伸拓展,光电产业才能高度凝聚,共同打造光电产业的“春日华光”。